一、感恩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1.感恩缺失的表现

不习惯说谢谢

报纸上面有一段话:现在你在公交车上给人让座,得了座位的老弱病孕,十有八九是不会说“谢谢”的;你进了电梯,发觉有人赶来,你挡着门等他,他进了电梯,十有八九是不会说“谢谢”的。你在车上帮人递个买票的钱,你在柜台上给人递上签名的笔,你给急于上楼的人让道,一样难得听到有人会说“谢”字。“谢谢”在我们公民的口中说出来,尤其是年轻一代人不太习惯。

比较突出的,我们这里收集到的资料,比如说200642日《新民晚报》报道:《不懂感恩,受助孩子让人心寒》,某区青少年保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十几年来为3000多名孤儿和贫困家庭孩子牵线搭桥,使他们得到社会各界的资助,其中大部分已经大学毕业,这些受助者中很少有人想到要对那些帮助他们的人说一声谢谢。有的人不仅不对帮助过他的人表示任何感激,还无理要求他人无偿给自己帮助。如:2006121日《羊城晚报》报道的受孙俪多年资助的张海清,在考上大学后,由于自己过分的要求而导致孙俪停止对其资助,因此张海清写信给某记者,以侮辱性的语言对孙俪进行攻击。

孝道的缺失

有的人不懂得感激父母,与父母发生矛盾就自杀,甚至杀害父母。据浙江省老龄办统计,1996年至2001年底,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涉老案件1.1万多件,其中赡养案7000多件,占据64%。亲生儿子虐待父母达18年,父母不堪忍受愤然报警,2006417日,山东省乳山市徐家镇某村一位老妇人到乳山市公安机关报案,声称其儿子18年对其虐待,并要求和父母脱离关系,甚至殴打父母亲。417日徐某在其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将父母家的一些物品拿走,在路上徐某遇见其母,母亲说了他几句,徐某便当街辱骂并动手殴打,其母忍受不了徐某的虐待,终于在18年后走进了派出所。

除此之外,有的青少年不尊重父母,不按照父母的要求,盲目的去追星、迷恋电子游戏机,导致父母自杀。比如说今年上半年,来自甘肃兰州信阳的一人家,这个女儿追星追了十多年时间,她的父母也跟随她一起来到香港,到香港的时候,父亲在无奈之下在香港跳海自杀,这个女儿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三个人来,两个人回家去,她一路上还恬不知耻的接受媒体采访,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还装模作样的。

另外是有些青少年迷上了电子游戏机,前不久报纸报道,岳西有一个14岁的中学生,在游戏室里打通宵游戏,第二天早上母亲找到他,拖他回家,他硬是不回家,母亲在气愤的情况下说你再这样我就跳楼自杀,儿子说你要跳楼就跳楼,结果母亲当着儿子的面就跳下去了。

我们也看到有一些青少年以自杀的形式来对抗父母亲,2006421日广东某高校一位大一新生在他所住的大学生公寓跳楼自杀,原因是这位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在父母的强迫下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直至上了大学,对专业的不满仍然耿耿于怀。于是又一次在电话中与父母就专业问题发生口角,为了向父母泄愤,跳楼自杀。

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特别谴责,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中国古代的孝文化其中有糟粕的地方,但更多的是精华。人生本来苦短,父母亲把你养到十八、九岁,二十几岁,作为一个年轻人应该立志,应该报效父母,报效国家,如果就是因为和父母亲一点小小矛盾就跳楼自杀,人和人之间怎么可能不发生矛盾?父母和儿女之间发生一点矛盾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儿子采取这种方式既毁灭了自己,又以这种沉重的方式打击父母,这种行为是一种极其大逆不道的事情。

2.感恩缺失的原因

我国当前感恩缺失的原因有几点:

第一,传统文化的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感恩内涵,但近百年来,我们丢失了。

第二,感恩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贫穷落后,疏于礼仪教育,古语云,仓禀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就是说长期以来我们国家贫困,我们的上一辈交给我们的是谋生手段,怎么样解决温饱问题?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也正是由于贫困疏于礼仪教育,使得我们的感恩教育严重缺失。

第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在这个问题上首先也要充分肯定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经济大力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市场经济也存在负面影响,它的负面影响就是引起人们重钱而不重情,有的人为了获利,甚至达到了见利忘义,良心丧尽的程度。

二、感恩的内涵

什么是感恩?我认为感恩是在促进社会进步活动中对友善意识和友善行为的感激之情和举动,同时也指感恩是受恩者对施恩者的感激意识和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规范。

首先要感谢人,要永远铭记和感谢对我们有过直接和间接帮助的人。

我们生活到今天,在我们过去的成长过程当中,在我们过去的生活过程当中,我们得到过不仅是我们的父母亲,还有多少亲人对我们的关心,对我们的呵护,对我们的帮助?每个人都会有这种经历。在人的一生当中,自己的亲人都对自己有过无限的关怀。我们到了学校,老师一笔一笔的教我们写字,在我们的档案中间有多少领导、老师把美好的词句写进来。在我们的身上凝结了多少人的关心?这是直接帮助。

间接帮助,在座的各位恐怕都听说过邓小平、袁隆平。如果说到解放之后过去几十年时间的记忆,在我看起来,我青少年时期,我在担任农村基层干部的时候,没有办法解决吃饭问题,但有奇迹,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生活得很好,所以我们今天能够吃饱饭,能够过上好日子,我想感谢两个人,一个是邓小平,第二个就是袁隆平。袁隆平研制出来的杂交水稻,如果全面推广,每年能够解决六千万到八千万人口的吃饭问题,我们虽然没有见过他,讲到这位老人的时候,难道我们不会心怀感激之情吗?

我们应该怀着感激之情去对待对我们有过直接和间接帮助的人。

其次要感谢社会。

我们生活在今天这个社会,社会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所有需要的条件。

最后要感谢自然。

人类不要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胜利都遭到了自然的报复,相反我们要敬畏自然。台湾有一个学者在90年代中期的时候,大陆的记者访问他,他说人类要敬畏自然,这不是迷信,这是对自然的尊重。

以友好的态度、宽广的心态报怨。

如果人家对我们有好处,我们要以德报德,人家对我们不好,人家有害于我们,当然这个“有害”是有限度的,或者说人家有负于我们,我们能不能够对人以德报怨?在这里跟大家说一点,孔子是不提倡以德报怨的,孔子提倡以直报怨,以直报怨就是这件事情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不一定强调以德报怨。我认为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我们也是可以以德报怨的。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比他小十二岁,李鸿章当年去当洋务的时候,曾国藩就问他怎么去和洋人打交道?李鸿章说我和他们打痞子仗,所谓打痞子仗就是他怎么来我就怎么去,我不和他硬对抗。曾国藩说错了,李鸿章马上就问“老师我应该怎么做?”曾国藩说“你要做到人以假对,你以真对,人还以假对,你还以真对,人再以假对,你再以真对,如此三番五次即使人家是‘铁丸心’也可以发生转变。”我发现曾国藩讲这番话不仅是对李鸿章说的,而且更多的是对他弟弟,对他侄儿,对他儿子,对他家族这样说。他作为湖南乡下的一个年轻人,进入到京城,能够看到那么大世面,得到那么多人的肯定,说明他在做人方面是非常诚恳的。清朝中兴的时候,湖南有三个大臣,一个是曾国藩,第二个是胡林翼,还有一个是左宗棠。左宗棠曾经评价,他说在京城曾国藩是以诚待人,人不忍欺。讲到胡林翼,胡林翼这个人非常聪明,左宗棠说“胡林翼是事理明白的人,人不能欺,他对人非常明智,非常诚恳。”左宗棠就不同,他这个人的脾气非常躁,左宗棠是以威待人,人不敢欺。曾国藩在京城一生都是以诚恳的态度对待人家,这样的话就能够赢得人心,有助于他事业的成功。

感谢伤害过自己的人。

有人写文章写道:“要感谢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磨砺了你的意志;要感谢那些欺骗过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智慧;要感谢那些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这是感恩文化,它在世界各个地方得到推崇,比如说日本:常回家看看,礼物表孝心;印度:宗教不同,孝道相通。在我们中国就有: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我们怎么去理解感恩?

首先感恩是一种美德。当一个人的行为不属于应尽的义务,而属于奉献时,其行为就不仅仅具有道德的价值,而是具有美德的价值,感恩是发自内心,对于万事、万物、众人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举,它超过应尽的义务范围和程度,所以感恩并不是一般的道德规范,而是一种美德。

其次,感恩是一种智慧。感恩之心产生于理解,一个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狂妄自大的人是不会有感恩之心的;一个不能正确理解他人善意的人,也是不会有感恩之心的。在今天的生活中有一句话“理解万岁”,不能够正确理解他人的人也是不会有感恩之心的。在生活中,如果给“智障”者好处,他(她)连“谢谢”都不会说一声。所以,如果说知恩不报是缺德的话,那么,有恩不知,则是缺智,而知恩不言则是失礼。有些人不说“谢谢”两个字,他也不是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他的失礼。正是从这个角度讲,感恩是一种智慧。可见懂得感恩的人,不仅是具有道德的人,而且是具有智慧的人。卢梭说过:一个不懂得感动、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最无知、最失败的人,也是最不值得别人尊重的人。

第三,感恩是一种“投资”,必有回报。感恩是播种善因,感恩者主观不图回报,但客观会有回报,因为事物都是辩证的。中国有一句古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赠人玫瑰,满手余香”,这句话来自今年上半年报纸上的一篇文章,说一个学者在汽车上两千块钱和身份证明被一个小偷偷走了,但是没过多久这个小偷把两千块钱和身份证明回寄给了他,而且还写了一封有错别字的信,为什么这个小偷偷了他的东西又把钱和证件寄给他呢?那就是在他的钱包里发现了一个名片,这个老人有一个习惯,也是为了传达感恩文化,在他的名片后面印了一首赞美诗,因为他年纪比较大,白发苍苍,在汽车上面当别人给他让了座位的时候他就会感谢别人,同时拿出一张名片给别人,这首赞美诗当中就有这么几句话“赠人玫瑰,满手余香”,同时说到了“付出是一种高层次的享受”。

有一句广告台词说得好“爱你就等于爱自己,关心别人等于关心自己”。凡是在事业上越做越成功的人,凡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的人,都是这样去做的。感激、感谢、感恩他人、社会和自然,实际是一种感情“投资”,必将得到应有的回报。

三、感恩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感恩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怀着感恩的心情去生活,人的心态就会谦逊和谦卑,就会对外界产生友善的敬畏感。感恩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个体和谐,个体和谐的根本是心理和谐,具有感恩的心情,最有利于人的心理和谐。

感恩有利于缓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不少矛盾,比如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教育差距、医疗差距等各方面的差距,我们作为城市市民,要正确的去看待这些差距的存在,我们国家的政策过去长期是牺牲农村发展城市,今天党中央提出的政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这都是必要的。

感恩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人怀着感恩的心情去生活,比如说我们作为一个青年,我们这一辈子能够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那更好,我们对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就要感恩父母,怀着这种心情去工作的话,就会锻炼好自己的身体不使父母担心,就会锻炼好自己的能力,将来得到一份好的工作,使我们的父母亲过去几十年时间含辛茹苦在我们的成长中付出的心血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会增加我们前进的动力,这是作为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亲应该感恩。通过感恩,可以增强人格魅力和提升成长力量,从而使人们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可以说会感恩的人才能成大器。

看看毛泽东的感恩故事,毛泽东小的时候在家乡念私塾,当时有一位教他的老师叫毛宇居。这位老师感到毛泽东天资聪慧,机敏过人,很是喜欢,毛泽东也很敬重这位老师,1959年已是党和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回到故乡,请韶山的老人吃饭,其中就有毛宇居老师,当毛泽东向这位老师敬酒时,毛宇居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却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毛泽东对老师的敬重不仅是对毛宇居,后来对他最关心的老师是徐特立,徐特立后来一直跟他到了延安,徐特立60岁的时候,毛泽东写过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老师表示祝贺,贺信说:“徐老同志,您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您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在徐特立70岁的时候,毛泽东当时要求不给领导祝寿,但是他给自己的老师祝寿,延安各界又为徐老举行了祝寿活动,在祝寿活动中毛泽东的题字是“坚强的无产阶级老战士”。